关闭

新闻资讯

news center

协调有序加强监管 助力经济稳杠杆

发布时间:2018-07-20 来源: 浏览量:4082

       党的十九大以来,金融管理部门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刻把握我国经济由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历史变革,协调有序加强金融监管,助力经济稳中向好并进入稳杠杆阶段。
       一、社会融资规模有序回落,融资结构优化
       2018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9.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2.03万亿元。6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18万亿元,比5月份环比多4180亿元,比上年同期少5902亿元。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183.27万亿元,同比增长9.8%,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5个和3个百分点。
       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下滑,主要原因是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下降。6月末,委托贷款同比下降4.6%,降幅比上月扩大1.2个百分点;信托贷款同比增长10.1%,增速比上月回落5.9个百分点。
       资金运用方面,前期有较多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投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企业。去杠杆过程中,这些行业的不规范融资在减少。
       资金来源方面,委托和信托贷款的部分资金来源于理财产品。以委托贷款为例,6月末,扣除住房公积金贷款后余额为9.01万亿元,其中约四分之一的资金来源于各类理财产品。上半年,银行表内资金对表外理财产品投资下降1.76万亿元,其中6月份下降9156亿元,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资金来源明显收缩。
       另外,6月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同比下降6.7%,降幅比上月扩大7.6个百分点。
       总体看,金融管理部门有序配合加强政策协调,充分考虑实体经济承受能力,较好地满足了实体经济合理融资需求。上半年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8.7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5548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为1.0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38万亿元。6月末,人民币贷款、企业债券余额分别同比增长12.7%、8.7%,增速比上月末高0.1个和0.4个百分点,一定程度上对冲了委托贷款、信托贷款下降的影响。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加快,不良贷款核销力度加大,若还原这些因素,实际贷款增长会更多。此外,委托贷款(不含住房公积金贷款)中,七成以上是实体经济自身委托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这部分贷款总体稳定。
      贷款结构也趋于优化。一是服务业中长期贷款平稳较快增长。6月末,服务业(即第三产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6%,比同期全部产业中长期贷款增速高1.5个百分点。二是工业中长期贷款增速回升。6月末,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2%,比上年末高1.1个百分点。上半年,工业中长期贷款新增4354亿元,同比多增1069亿元。三是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保持较高水平。6月末,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1%,比同期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高8.5个百分点。四是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快速增长。6月末余额4.08万亿元,同比增长37.4%,增速比上年末高4.8个百分点。五是个人住房贷款趋势性回落。6月末余额23.84万亿元,同比增长18.6%,增速比上年末回落3.6个百分点。
       精准聚焦小微企业的措施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明显成效。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含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由以往的低增长转为趋势性回升。6月末,余额7.35万亿元,同比增长15.6%,增速比上年末高5.8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5743亿元,接近去年全年的增量水平;覆盖户数近1500万户,比上年末增长9.9%。6月份,新发放的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的平均水平为6.42%,比上年末下降0.13个百分点。在信贷政策引导下,金融机构积极服务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加大升级力度,改善对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管控模式。6月末,服务业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6.36万亿元,同比增长16.3%,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业、教育业等小微企业贷款增长较快。
      总体看,成本相对较高的银行表外融资则明显下降,成本较低的贷款、企业债券增长较多,且贷款结构持续优化,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强,较好地助力了实体经济稳中向好并进入稳杠杆阶段。
       二、M2增速小幅回落,货币派生渠道变化有利于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
       6月末,M2余额177.02万亿元,同比增长8%,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1.1个百分点。
      从货币派生角度看,金融去杠杆背景下,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和股权投资业务收缩,是当月M2增速回落的主要因素。6月份,商业银行对特殊目的载体(含银行理财、各类资管计划、基金产品等)的股权投资下降9156亿元,同比多降6882亿元;同业业务(拆放、存放非银行业金融机构款以及买入返售资产)同比少增1万亿元。
      不过,6月份,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和购买债券规模较大,派生货币较多,对M2增长发挥了托底作用。6月份,各项贷款新增1.84万亿元,同比多增3054亿元,其中非金融企业贷款新增9737万亿元,同比多增2733亿元;债券投资6754亿元,同比多增1861亿元,其中非金融企业债券投资574亿元,同比多增934亿元。
      综合上述分析,金融机构在有序去杠杆的同时,资金运用更加向贷款和债券倾斜,这种货币派生渠道的变化,有利于缩短实体经济融资链条,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
      货币派生渠道变化与货币政策引导支持密切相关。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坚持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灵活运用逆回购、中期借贷便利、常备借贷便利等工具提供不同期限流动性,3次定向降准,运用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再贴现和抵押补充贷款等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扶贫以及棚改、水利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这些政策取得了较好成效。当前,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6月末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为1.74%,比上月末高0.55个百分点。市场利率基本平稳,6月末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为3.48%,比上月末低0.14个百分点。从数量和价格看,货币政策为表外融资回表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三、实体经济稳中向好,进入稳杠杆阶段
       2018年以来,金融管理部门加强协调配合,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和预判,做好前瞻性预调微调。经过各地区、各部门共同努力,国民经济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宏观杠杆率总体稳定、结构优化,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起步良好。
       宏观杠杆率总体趋稳。2017年以来,我国宏观杠杆率上升势头明显放缓。2017年杠杆率比2016年高2.4个百分点,增幅比2012年至2016年杠杆率年均增幅低10.9个百分点。2018年一季度杠杆率比2017年高0.7个百分点,增幅比去年同期收窄1.7个百分点。杠杆率趋稳,一方面是由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企业、财政和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有助于消化存量债务;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稳健中性货币政策和协调有序加强金融监管效果明显,增量债务明显减少。特别是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等业务受金融去杠杆影响,增速明显放缓;地方政府融资担保行为进一步规范,平台公司等软约束主体债务增长受到明显遏制。

杠杆结构呈现优化态势。一是企业部门杠杆率下降,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明显回落。2017年企业部门杠杆率比2016年下降1.4个百分点,2011年以来首次出现净下降,而2012年至2016年年均增长8.8个百分点。预计2018年企业部门杠杆率比2017年继续小幅下降。工业企业中资产负债率相对较高的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明显回落,2018年5月为59.5%,比上年同期低1.8个百分点。二是住户部门杠杆率上升速率边际放缓。截至2018年6月末,居民贷款增速连续14个月回落,从2017年4月的峰值24.7%降至18.8%。住户部门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住户部门偿债能力较强,2018年6月末贷款占存款比例为71.8%,存款完全可以覆盖债务,且债务抵押物充足,期限较长,违约风险不高。三是政府部门杠杆率持续回落,2017年比2016年低0.4个百分点,连续3年回落,2018年一季度进一步回落0.7个百分点。

就业情况良好。2018年1至5月份,城镇新增就业613万人,同比多增14万人。6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4.8%,与上月持平,比上年同期均低0.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提高,单位GDP增速对应的城镇新增就业人数逐年上升,2011年为129万人,2017年达到196万人。这种变化可以从两个角度解释,一是GDP基数扩大导致单位GDP增速对应的GDP增量扩大,能吸收的就业人口相应增多;二是吸纳就业能力较强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占GDP的比重逐步上升,提高了单位GDP增速吸纳就业的能力。按2017年单位GDP增速对应城镇新增就业196万人估算,1300万人的城镇新增就业对应的GDP增速约6.6%。从各方面的条件看,我国经济增速有能力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

实体经济韧性较强。二季度GDP同比增长6.7%,连续12个季度保持在6.7%至6.9%的区间。工业增长总体平稳,效益良好。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7%,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1至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6.5%,增速比一季度高4.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36%,比一季度高0.18个百分点。未来,实体经济有望继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二季度人民银行企业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家宏观经济信心指数为75.8%,连续9个季度回升,比上季提高1.6个百分点;对下个季度,企业盈利预期指数为61.0%,比上个季度提升0.1个百分点,高出本季指数1.3个百分点。

经济结构继续优化。从产业结构看,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比第二产业快1.5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4.3%,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3.9个百分点。从需求结构看,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8.5%,高于资本形成总额47.1个百分点。新产业、新产品快速成长。从工业结构看,上半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比规模以上工业快2.0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88.1%,工业机器人增长23.9%,集成电路增长15.0%。新消费蓬勃发展。

当然,我们也看到,当前国内外环境复杂严峻,外部冲击风险高,国内需求总体回落,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生产经营面临不少困难。金融管理部门将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强协调配合,加强形势预判和前瞻性预调微调,切实管好货币供给总闸门、打好三大攻坚战和有效控制宏观杠杆率,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使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确保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返回列表
下一篇:财政司长陈茂波为香港商报撰文述40年不凡成就:港认准定位服务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