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央行会同银保监会、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明确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指导意见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资管新规细则”),就过渡期内有关具体操作性问题进行了明确。同时,银保监会也发布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理财新规”),这两个政策性文件主题各有不同:资管新规细则是对过渡期内资管行业非标投向、产品估值、新老对接等诸多问题进行了明确,是资管新规实施的整体“路线图”。理财新规旨在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可以看做是银行理财新版的“操作说明书”。
那么,这两个业内具有指导意义的新规对理财市场有哪些影响呢?
公募投资理财门槛降低
资管新规细则规定:公募理财产品面向不特定社会公众公开发行,私募理财产品面向不超过200名合格投资者非公开发行;同时,将单只公募理财产品的销售起点由目前的5万元降至1万元。这对于投资理财用户来说绝对是利好,大部分投资者除了银行理财、股票之外其他投资较少,因此降低销售起点对实现普惠金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过去公募理财产品5万投资门槛,将很多投资者拒之门外。
新规细则降低理财门槛,既可以让更多中低收入人群购买理财产品,也可以让现有理财用户有更多分散投资、灵活分配资产的机会。另一方面,可以缓解银行资金来源压力,为银行的转型提供更充裕的空间。
理财产品扩大了投资范围
资管新规细则规定公募资管产品可适当投资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理财新规规定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可以投资于国债、地方政府债券、中央银行票据、政府机构债券、金融债券、银行存款、大额存单、同业存单、公司信用类债券、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的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在交易所市场发行的企业资产支持证券、公募证券投资基金、其他债权类资产、权益类资产以及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认可的其他资产。此条款说白了就是银行理财也可以买股票型基金甚至直接买股票。
相较于以前一些理财产品通过信托等方式迂回进入股市,如今的理财产品会更加透明,投资者也能更明确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另外新规细则也允许理财资金投资非标债权,但要求必须期限匹配,比以往更安全。
“保本保收益”等词汇将成为历史
新规细则要求,商业银行销售理财产品,应当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向投资者充分披露信息和揭示风险,不得宣传或承诺保本保收益,不得误导投资者购买与其风险承受能力不相匹配的理财产品;在理财产品宣传销售文本中只能登载该理财产品或者本行同类理财产品的过往平均业绩和最好、最差业绩,并以醒目文字提醒投资者“理财产品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不等于理财产品实际收益,投资须谨慎”。
也就是说,曾经在银行理财宣传中常出现的“预期收益率”“保本保收益”等词汇将成为历史。对于保本理财产品将分别按结构性存款和其他存款管理。对之前大家都十分关注的结构性存款进行了明确。“假结构性存款”按照存款进行管理,未来将不会出现假结构性存款盛行的局面。
银行理财规模下行势头将有望改善
根据银保监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底银行非保本型理财产品余额为22.17万亿元,2018年5月末余额为22.28万亿元,6月末余额为21万亿元。可以看出,银行理财从4月末资管新规下发后,规模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理财产品的规则没有明确,银行不敢发新的理财产品,出现了许多投资者争抢理财产品的局面。
两项文件发布之后,业内人士表示,新规有利于消除市场不确定性,稳定市场预期。机构预计,商业银行“理财新规”有利于增强银行资金募集能力,之前的理财产品规模下行势头有望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