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银保监局党委委员周文杰在第203场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上海银保监局建立交叉金融业务风险监测机制,实现精准监测和预警;严控信托公司通道业务,截至2018年12月末,辖内事务管理类信托业务规模合计1.44万亿元,较年初下降14.7%。
事实上,2018年1季度末,信托公司资产规模就开始下滑,而通道业务的持续回落成为信托规模下降的主要因素。业内人士认为,未来传统的纯通道类业务规模将逐渐下降,信托公司将由“SPV”向“SPV+同业资管”转变,加强产品设计能力,为银行等金融同业机构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资产管理服务。
2018年信托通道业务持续下滑
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3季度末,行业管理信托资产余额23.14万亿元,较2季度末下降了1.13万亿元,与2季度相比,规模下降幅度有所收窄。从信托资产规模的季度增速变化来看,3季度同比增速-5.19%,自2010年季度统计数据以来首次跌入负值区间。
这标志着2018年以来信托资产规模呈现连续下滑趋势。数据显示,2018年1季度末,全国68家信托公司受托资产规模为25.61万亿元,较2017年4季度末下降2.41%,为近两年来首次负增长,同比增速较2017年4季度末的29.8%进一步放缓至16.6%。2018年2季度,信托资产余额24.27万亿元,比1季度末25.61万亿元下降了1.34万亿元,也是自2010年季度统计数据以来,首次出现信托资产规模的连续下滑。
通道业务持续回落成为信托规模下降的主要因素。截至2018年3季度末,事务管理类信托规模13.61万亿元,较2季度末减少0.69万亿元,延续今年以来持续下降的态势,相对占比58.82%,较2季度末下降0.11个百分点。某信托公司人士表示,2018年公司通道业务下滑了近三成,这也是公司营收和净利润下滑的主要因素。
通道业务的萎缩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社融增速的下滑。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18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9.26万亿元,比上年少3.14万亿元,其中,委托贷款减少1.61万亿元,同比多减2.38万亿元,信托贷款减少6901亿元,同比多减2.95万亿元。
记者调研了解到,在社融增速持续下滑的背景下,监管对通道业务适度放行。2018年8月初,多家信托公司确认监管要求在符合资管新规及其细则前提下加快项目投放;2018年8月20日,《关于加强规范资产管理业务过渡期内信托监管工作的通知》下发,明确提出支持信托公司开展符合监管要求、资金投向实体经济的事务管理类信托业务。2018年下半年,部分信托公司也一定程度增加了此项业务,但整体来看,信托降通道的大趋势并未改变。
探寻银信合作新模式
某信托业内人士表示,通道业务产生的原因是各个资管机构投资范围的不一致和监管政策的不一致,目前这些方面都在趋向于差异消除。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未来通道业务规模将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不过,某资深信托研究人士表示,监管层面始终并未全面禁止各类通道业务,而是限定不得开展规避投资范围、杠杆约束等监管要求的通道业务,对于符合监管要求的通道业务仍然保留了运作的空间。
未来,信托通道业务完全依靠监管套利的模式难以为继。上述业内人士指出,信托公司可以提供有增值或有价值的事务管理服务,比如,阳光私募发行服务平台或资产证券化等带有服务性质的事务管理信托,通过提升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及信托报酬水平。传统的纯通道类业务规模将逐渐下降,信托公司将由“SPV”向“SPV+同业资管”转变,加强产品设计能力,为银行等金融同业机构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资产管理服务。此外,上述资深信托研究人士认为,资产证券化等标准化业务将得到发展,银信合作以及其他同业合作的需求仍在,只不过合作方式和使用的金融工具将更为规范。